第一键盘 - 电子琴在线论坛

 找回密码
 现在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40502|回复: 204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讨论]关于中国音协电子琴第四套考级教材的讨论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6-9-5 23:36:2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中国电子琴学会的考级,在过去十几年电子琴的普及教育上,起到了主导的推动作用,立下了汗马功劳。考级教材先后使用了一套,二套,三套和重奏教材,使电子琴的考级曲目逐步丰富。近来电子琴学会又推出第四套考级教材,这套教材的推出,是对过去曲目内容的补充和完善,还是创新和提高?期待大家的交流讨论!
多选投票, 共有 0 人参与投票

距结束还有: 3514 天8 小时40 分钟

您所在的用户组没有投票权限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支持支持 反对反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
发表于 2006-9-6 08:29:34 | 只看该作者
我觉得中国电子琴学会的考级在低估中国电子琴学员的能力,他们编写的曲子好听是好听,但是简单了,以前的五六级有好几页谱子,而现在明显篇幅就短小了,我不会用这套教材考级,作为教学上用是可以的,但是参加比赛和考级我还是选用别的高难度些的教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
发表于 2006-9-7 15:49:56 | 只看该作者
我觉得新教材不理想~~~~~~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
发表于 2006-9-7 18:22:40 | 只看该作者
第四套教材降低了难度,对于业余教学,电子琴的普及会起到很好的推动作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
 楼主| 发表于 2006-9-7 20:10:32 | 只看该作者

中国音协第一套教材的考级要求与说明:

1,每级曲目自成一套,不得跨级混合弹奏.

2,弹奏基本练习,练习曲一律采用钢琴音色,不开自动和弦与节奏.复调乐曲可采用钢琴,古钢琴,风琴和管风琴音色.

3,乐谱中标示的音色,节奏仅供参考.考生可根据音乐内容的需要加以调整,编配。

4,第一级的乐曲可以采用单指和弦或多指和弦弹法。第二级至第八级的乐曲一律采用多指和弦弹法。

5,第五级的视奏练习要求:临时给一段标示出和声的旋律由考生视奏。

6,第六级的视奏练习要求:临时给一段无标示出和声的旋律,由考生配上和声并弹奏(用自动伴奏或不用可自定)。

7,第七级的即兴演奏要求:临时给八小节标示出和声的旋律,由考生即兴演奏。要求有前奏,尾声,主题和二次变奏。

8,第八级的即兴演奏要求:(一)临时给八小节无标示出和声的旋律,由考生配上和声并弹奏。要求有前奏,尾声,主题和二次变奏。(二)临时给二小节音乐动机,由考生即兴演奏。要求不少于十六小节。第八级的考生(一)(二)良种即兴演奏的能力都必须具备。

9,本套曲目采用单行谱和双行谱两种记谱法,考生应当同时掌握。

10,考级演奏一律背谱。

这是1993年出版的中国音协考级教材的考级要求与说明.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06-9-8 10:23:08 | 只看该作者
比起第三套来说,比较简单,还是欣赏第三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
发表于 2006-9-8 10:31:12 | 只看该作者

我也觉得新教材在曲目上选用了不少少儿喜欢的儿歌,另在终止式也出现了三种供学生选择, 这是好的一面,

但在内容的难度上却降了不少,体现不了电子琴的技能和技艺,也会让学钢琴的对电子琴的偏见加大,

我总体觉得这教材不是很理想.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
发表于 2006-9-8 14:06:25 | 只看该作者
以下是引用 惠州李老师 在(2006-9-7 20:10:32)的发言

中国音协第一套教材的考级要求与说明:

5,第五级的视奏练习要求:临时给一段标示出和声的旋律由考生视奏。

6,第六级的视奏练习要求:临时给一段无标示出和声的旋律,由考生配上和声并弹奏(用自动伴奏或不用可自定)。

7,第七级的即兴演奏要求:临时给八小节标示出和声的旋律,由考生即兴演奏。要求有前奏,尾声,主题和二次变奏。

8,第八级的即兴演奏要求:(一)临时给八小节无标示出和声的旋律,由考生配上和声并弹奏。要求有前奏,尾声,主题和二次变奏。(二)临时给二小节音乐动机,由考生即兴演奏。要求不少于十六小节。第八级的考生(一)(二)良种即兴演奏的能力都必须具备。

这是1993年出版的中国音协考级教材的考级要求与说明.

现在的学生要是还按这个要求,非得疯了
可能是我对第三套书不满意吧,也可能是因为我是领到的第四套吧,所以第四套还觉得可以。不过,只要有可能,我就会让我的学生考音乐学院的。一直以来,音协都没要求六选三,有投机倾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
发表于 2006-9-9 14:50:39 | 只看该作者
这个讨论很好,对下步指导学生很有必要。李老师、和弦老师等高手提出的观点,我有同感。我到目前还没买到这本教材,没有很客观的发言权。只是从网上发的目录上来看,对练习曲的编排,太过于少儿化,对键盘技巧由浅入深的学习,不明朗化,有点缺乏针对性。应该是从本级电子琴乐曲学习的标准,来设计练习曲。不知对否,欢迎大家参与讨论。尤其是参加过培训的老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
发表于 2006-9-10 16:52:16 | 只看该作者

同意和弦老师的意见:太简单了,会让钢琴学生对电子琴学生产生偏见的!

所以我投了不理想~~~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1#
发表于 2006-9-10 16:54:22 | 只看该作者
恩,有些曲子太简单了,我还是喜欢第三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2#
发表于 2006-9-11 14:39:28 | 只看该作者
我觉得也是太简单了,太注重趣味性,少了很多经典名曲和车尔尼练习曲.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3#
发表于 2006-9-12 19:30:06 | 只看该作者
我感觉不如三套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4#
 楼主| 发表于 2006-9-12 21:56:15 | 只看该作者
以下是引用 爱电子琴 在(2006-9-7 18:22:40)的发言
第四套教材降低了难度,对于业余教学,电子琴的普及会起到很好的推动作用!!!


降低了难度,在有些地区可能会对电子琴的普及起到推动作用。在我们这个地区就会适得其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5#
发表于 2006-9-13 20:50:43 | 只看该作者
价格也应该考虑考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6#
发表于 2006-9-13 22:47:21 | 只看该作者
中小学生学习减负,电子琴考级也减负了。呵呵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7#
发表于 2006-9-14 10:34:45 | 只看该作者

我还是认为在曲目的编选上使该套教材的艺术性和深度上大大打了折扣.

比如说第十级的《卡门序曲》,虽然颤音很难,但是从乐曲的整体上看,用单排键还是不能够很好的表现乐曲的效果。

《献给爱丽思》也选作了考级,我们班的钢琴专业的同学看到了真是晕过去了``` 感叹电子琴的趣味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8#
发表于 2006-9-16 18:19:13 | 只看该作者

嗯~,嗯~~,今天我在央院见到了晓丹丹哥~~,就是她:“”。说他要发表一下看法。他的密码忘了让我来代发。可能他的话我有的理解不准请见谅。我也加了一点自己的内容揉在了一起。

他说就是不要那么多车的曲子。车再多也不好。电子琴上没有那么多必要练那么练的车。练了之后弹钢琴的才会笑话。有那个时间不如多来点多种伴奏型的小曲儿,还有兴趣一点。
说电子琴学生现在没那么多时间练琴,所以的确有够烂,所以考级时考官宁愿不要那么多刺激。还是多让孩子能有兴趣为主。

另外他带来了一些批评。在论坛上,现在吹捧的太多了,少了讨论技术的声音,所以有些失望。既然不讨论技术,为什么还要来埋怨考级教材呢?毕竟我们要想打造专业的电子琴论坛还是要靠实力而不是一些熟人的人情。

「该帖子被 LuXin 在 2006-9-16 18:27:32 编辑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9#
发表于 2006-9-17 22:50:15 | 只看该作者

大家好:)我是晓丹:)很高兴又回到论坛上和大家聊天:)

看到大家对音协第四套电子琴考级教材的讨论,我非常高兴.在电子琴界我是一个晚辈,但我很荣幸的参与了这套教材的示范演奏录制工作,虽然我没有直接参与编写,可是我对这套教材的编纂工作还是有些了解的.在这里,我很高兴的和大家一起讨论.昨天,我在音乐学院参加国际考级(呵呵:)这次我考三级了,题好难)碰到了卢鑫,和他聊了几句,感觉很愉快:)我是个很直的人,今天我起了新的名字,又在这里和大家聊天了.很高兴.下面,我就把我对新教材的理解和一些教学问题简单的和大家交流一下:)哈哈 大家还记得很久以前发的贴:巴黎的鸭子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0#
发表于 2006-9-17 23:04:36 | 只看该作者

首先,中国音乐家协会组织出版的这本电子琴教材是新的器乐考级教材的一部分,年底,新的钢琴教材也要出版了.这套系列的宗旨就是"降低难度和乐曲的长度,增加趣味性和知识性."所以,整体来看,比以前的教材难度有所减轻.我觉得,在当今多元化的社会环境下,我们的教学理念也要不断更新.现在的孩子们学习负担比较重,许多孩子周末几乎是在"赶场",而且,现在孩子讲个性发展,社会中可从事的活动越来越多,所以,孩子们,尤其是业余学习的学生练琴的时间越来越少,过难的考级曲目必将会带来学习的障碍,所以,我们一定要从兴趣出发,毕竟,我们的目的是让更多的少年儿童热爱音乐,感受音乐.这里,我举个例子:我看到许多美国的孩子弹琴时很"不讲究",觉得没有国内的"严谨",但是,美国不乏出色的,顶级的演奏家.我这么举例不是表彰他们的"不讲究",而是可以窥见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有多么重要.后面我还会说道这个现象的原因.下面,我就教材问题谈点看法.我打字慢,大家见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现在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新闻头条上一条 /1 下一条

【重要通知】|申请友链|Archiver|手机版|第一键盘 - 电子琴信息网 - 电子琴在线论坛 ( 粤ICP备14036084号 )

GMT+8, 2024-6-8 14:55 , Processed in 0.135788 second(s), 4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